【情感驿站】我与记者团——在时间长流中捡拾辉煌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扶贫一线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穿梭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红马甲”、装军训服袋子上印的“党委宣传部”、无处不在的西农校报……怎不令入学新生心向往之?
亲切的面试交谈、周密的双轮考核……怎不令“求职者”眼前一亮?
至此,大一萌新正式成为了实习记者。
还能回忆起农民丰收节杨凌分会场的时候,来自河南的我第一次见识到了酣畅的腰鼓表演、磅礴的华阴老腔;南校招聘会,就业现状从耳闻变成了目睹;农高会上,地方特产与现代科技水乳交融,“国际范儿”的产品更是令我大开眼界。
加入凤岗,不仅让了初入大学的我深入了解了西农,我的相关技能、习惯也得到了培养和塑造。
作为信息传达的媒介,师徒制的“传承”、内部的经验交流和培训自是不会少,如何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如何发挥一篇推送最大的影响力?如何使受访者形象跃然纸上?潜移默化间,记者的标签已印刻在心,自觉地发掘新闻、举起相机的那一刻想到基本的构图知识、对学校的科技的进展、推出的产品保持敏感……已是常态。
开琼筵,飞羽觞,如文章山斗,如华亭鹤唳,和我并肩作战的小记者们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各种领奖台上,在采访和活动的途中也常常体现出不凡的才华。每周一次的值班话题给了我们思想碰撞的机会,《百年孤独》、“飞花令”、汉服等是我们经常谈及的话题。与这些人为友,近朱者赤,知行相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承担信息传播职责的媒体人重任在肩。从接天莲叶到铁马冰河,在最好的年华篆刻三秦的辉煌,我很骄傲。
作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安1803 王灏然
编辑:李雪
编辑:李雪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