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展厅】在农业历史中溯源中华文明(二)
【编者按】11月10日晚,我校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二级教授樊志民《开讲啦》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里,樊志民教授以《在农业历史中溯源中华文明》为题作演讲,自信幽默,侃侃而谈,诸如“你可以不知农,可以不事农,但不可以轻农”等话语均受到校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演讲因受播出时间限制,多有删节,这里刊发原稿,以飨读者。
二、智慧的生存理念
第二个我想讲一讲,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智慧的生存理念。实际上,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上,有科学的方法也有理学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西方走了一条科学的路,科学的好处,他在于他具体的、深入的、精到的研究,我们中国可能早期科学没有太发育,但是我们中国的理学这可能是我们民族的特长的地方,理学他没有科学那么精细,但是理学它宏观的概况和思维能力,让我们中华民族在一些大的判断上没有出现原则性的错误。
农业这样一个事,我们老祖宗在很早的时候就说,“夫稼,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为之者人也”,三要素围绕着我们的养殖、或者是我们的动物、或者是我们的植物,构成了一个铁的三角关系,而且这里面大家注意没有注意?地生万物,天养万物,而人实际上起到的是组织、管理、照料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在和天、地、生物之间,我们没有把我们人当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实际上在农业里面,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农民有理性地判断。我在好多场合讲,农业这个产业是磨练人的耐性的一个产业,就像我们养的小孩,生下来了,他从不懂事、调皮捣蛋、甚至让你生气,到最后成长的过程。一个农作物种下去,漫长地等待,而且你要尽心地照料,这个照料过程你不能替代他的生命过程,小猪长成大猪要靠猪人家自己长,小苗长成大苗要靠人家自己长。你如果想帮一下忙的话,拔苗助长,很可能你今天把它拔高了,它明天就死了。所以,这个在我们应对世界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自己看作是可以征服和改造世界的,这样一个观念是非常智慧的,尤其是适用于农业生产。
中国人对天,他是尊敬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什么话都不说,四时自己变换。所以,中国人有非常深刻的敬天的心理。他怎么敬,实际上还是从农业的产业需要,考虑我们应该如何做。最典型的便表现在中国人对老黄历的依赖,国家是这样的,老百姓也是这样的。遇到什么事情的话,翻一翻老黄历,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看起来好像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实际上他很可能是对一种自然规律的尊崇。我们如果把天当作是自然规律的时候,这里面没有任 何迷信的。
我们对年的选择。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在十月份过过年、十一月份过过年、十二月份过过年,到最后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个时间定在正月。为啥呢?孔老夫子说过,“夏数得天”。这几种历法中只有夏朝的历法和农业的节律是相合的。大家知道,我们的春节刚好在立春和雨水之间,立春意味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样的节律的开始。我们如果放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们的农事没有办法安排。从民国元年,我们便采用世界公历纪年,它的精准程度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是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们城里人喜欢用阳历,而我们的农民仍然习惯于用农历。我们的阳历年大概在11月和12月之间,实际上就相当于农历的11月,这个时候,除了城里人用来计时作息以外,农民用这个,他的农事活动没有办法来安排。所以,农民截止目前在农业生产里面还比较习惯于用农历。
另外一个,西方人整个他对太阳的感情非常深。“啊,我的太阳”,这样一种豪气,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我们中国人对月亮的感情很深,一年中有数的几个节日中,大概有两个与月亮有关。首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要敬月亮,然后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要敬月亮。它和农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中国人是非常会过节日的,而且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农业相关,但是也不能整天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面。正月十五这个节一过,如果是老农的话就知道,我们该下地干活了,他意味着一个新的农业活动周期的开始。到了农历的八月十五,我们该收获回来的庄稼已经收获回来了,老天爷帮了我们很大的忙,我们要敬月。实际上,这两个节日大家注意下,它是一个农业活动周期的开始与一个农业活动周期的结束。中国人他习惯于以月象来安排农事,因为一年365天每一天太阳升起来,我要一天一天地记,我不查日历,我不看手表,我不知道今天几号。但是大家知道,我们的月亮初一、十五是不一样的,我说月亮代表我的心,实际上有人说月亮是初一十五不一样,我只要今天晚上看到月亮的亏盈,我大致就知道它是几月几号,我明天安排什么活动,我就心里有数了。所以中国人对月亮的这种感情超过了太阳。
大家知道人家阳历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的农历是不太准确的,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几天。经常用农历的话,可能会出现到最后季节完全翻转。怎么去矫正这样一个事呢?我们中华民族也用他巧妙的一个非常伟大的设计矫正了、解决了这一问题。就是我要提到出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这样一个情况,天文学家经常会把这个搞错。但是我们的老祖宗把太阳运行带来的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通过二十四个节点把它反映出来。把一个神秘的天象问题用时令物候表现出来,我说这是可能最大的科学的普及化。二十四节气、太阳怎么运行我可以不知道,但是我只有记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就行啦。
中国人对地的感情,他是一种依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农业历史文献里的表述是“水处者渔,山处者木(采),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可能是中国人因地制宜的一种最高境界的表达。能不能不这样呢?大家可能想到一个成语,缘木求鱼,你要在山上捉鱼的时候,你也可以在山上建个水池养鱼,但是那个代价太大。这样一个因地制宜,他让我们在农业安排上少了一些盲目性。我们的北方草原,我们中原的旱作,我们江南的稻作,那不是神异。是我们的老祖宗把我们这样一个神奇的土地用一种神奇的办法把他利用好了。
农业是这样子,饮食也是这样子。北方人吃肉,中原人吃面,南方人吃大米,“任土做食”,我这里出什么东西,我就吃什么东西,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北方人的大块地吃肉,大碗地喝酒;我们陕西人的油泼辣子、biang biang面,像盆一样的碗;我们南方人那样一种精细。我们中国人盖房子,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选定的方位肯定是坐北朝南的。为啥要坐北朝南呢?我们陕西有个地名是咸阳,什么叫咸阳,山南为阳,水北为阳,都在阳面,他可以做到光和热的效用最大化。我们假设把我们的房子门开在北边,一天也晒不到太阳,见不上阳光;我们房子如果盖得朝向西边,只有到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能晒上太阳。这样的一种因,也让我们也少了一些投入的代价。在《齐民要术》里面说,“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成功多”,如果不这样,“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一些交接地带会不会涌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呢?有的,在我们陕西就有一种羊肉泡馍,我不知道大家吃过没有。羊肉泡馍大家注意下,它就在神奇的北纬三十五度出现,我说吃牛羊肉泡馍不仅仅是吃饭,而是一种文化。他是在一个神奇的纬度上,农业民族的面食与游牧民族的肉食完美地结合,到了北边没有,到了南北也没有,只有在这个神奇的纬度上有。
三、强大的更新完善能力 我给大家再讲一讲,我们强大的更新完善能力。
大家从小受到的教育可能说农业、农民是比较保守落后的,农业文明是保守的。我说,和天地交往的人,绝对不会保守。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农业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姿态。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老祖宗就把水稻这样一种高产作物奉献给了全人类。我们的水稻传到朝鲜半岛、传到日本、传到东南亚,传到全世界,日本人把这条路,向外传播水稻的路叫做“稻米之路”;秦汉隋唐的时候,大家知道我们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注意过,汉武帝给他封的爵叫“博望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睁开眼睛看世界。沿着这条路,我们把西边的好的畜牧品种,瓜果蔬菜传了进来。当然我们传出去的两样东西,大家都知道,一个是丝绸,另外一个是茶叶,实际上这两样东西是我们中华民族农业里面的商品性生产,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给我们赚足了外汇。
这样一个漫长的沟通交流过程,我的前辈石声汉教授用了四个字把他讲清楚了。形成了一个中外农业科技交流史的一个提纲,老先生说,凡是农作物里面命名为“胡”的,都是从丝绸之路引进来的。凡是命名为“海”的,都是魏晋南北朝以后从海路传入的。还有一些作物命名为“番”,实际上是宋明的时候,开了番局司以后从泉州广州这些地方传进来的。我想到我讲到第三个的时候,各位都知道第四个叫啥,“洋”!胡、番、海、洋,1840年前后传进来的所有的都叫“洋”。这些东西我们中华民族拿来为我们所用,促进了我们文明的更新和完善。
我写过一篇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文章,起了一个比较文气的名字,叫《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研究》,结果,寄出去以后,一个杂志的编辑他把这个题目改了,也没有征得我的同意,把题目改了。改成什么了——《农业进程中的拿来主义》。我说这个编辑真是画龙点睛啊。我作为一个学者没有想到。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个叫风土适应,适应不适应,我们可能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啥这样,风土不适应。所以,引种里面首先有一个风土适应的问题;第二个层次叫技术改造,通过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我们进行一些栽培方面的技术改造;我说第三个层次叫文化接纳。辣椒,是美洲开通以后才传进来的一种蔬菜,辣椒传进来以后,对我们中国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把中国的“五味”改变了。我们中国过去的“五味”叫酸甘苦辛咸,现在可能问大家大家可能都会说,酸甜苦辣咸。但是,我们的词汇里边,还存在着我们原来的五味。我站在这里讲很“辛苦”,大家坐在下面听也很“辛苦”,辛、苦是五味里两个不太好的味道,我们都经历了,所以很“辛苦”。辣椒,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凡是讲到辣椒的时候,马上和干练、热烈联系起来。好多女同志在这里坐着,叫一个“辣妹子”那实际上意味着对你的一种评价。石榴,传进来上就是一种水果,但是中国的农民、我们城里人买石榴的时候,实际上经常取的是多子多福的意思。包括我们对玉米、苹果的命名,我的外语学的不好,但是我知道这个命名里边肯定把中国元素给加进去了。玉米的“玉”,看到这个字就有一种美感,苹果,现在大家叫他平安果。这样一个系统,我们没有看到保守,我们没有看到封闭。我们中华文明能数千年持续发展,和她的自我完善与更新的机制有关系。
四、农业文明的当代价值
讲了这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农业文明,到底有哪一些价值?我想给大家说一说。 我觉得第一个我们要重新审视的,我们过去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评价问题。我们过去想到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比较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这样一些词汇:一个是先进、一个是落后;一个是保守、一个是创新。我说,应该不是这样。
我把这个问题做过一些比较,我说首先是一个长时段和短时段的关系。放到历史进程里边,我们人类90%左右(的产业)历史左右恐怕都是出于农业时代,而只有10%左右是工业时代。长时段的路我走过来了,路遥知马力。另外一个,老马识途啊。我们曾经犯过一些什么样的错误,怎么可以避免这些错误。对于刚出来的,经历短暂时间的工业文明可能有点莽撞。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可能还不太清楚。还有一个我可以比较,我说农业与工业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产业,但是这个话有点学术。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产业而工业不一定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产业。我们的房子可以住的小一些,我们的车可以差一些,要不了命,但是我们如果一天不吃饭,一日三餐,少了一顿都不行。农业和工业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农业它是一种柔性的产业,而工业是一种刚性的产业;农业它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工业社会是一个以地缘为标志的社会。从文明的时态来讲,我可以讲农业文明是过去时、现代时,而工业文明是现代时或未来时,农业文明的智慧,工业文明可以用,而工业文明的智慧不一定能返回去作用于农业文明。这是我的一个表述。
另外一个,我们要关注农业文明的流逝。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现在的非农化进程,使非农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如果再把接近两亿的在城里的农民工算上的话,我们的非农化进程大概接近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水平。我们过去经常看到的、耳熟能详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甚至我们出入相友,邻里相扶持的关系,随着非农化进程的推进,我们可能都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我们怎么传承,这是一个事儿。
还有,不能把工业的的那一套办法,完全地套用到农业生产里面。农业作为一个生物生产,它有它自己的规律。现在的集约养殖,单一品种、包括反季节大棚种植,我们需要工业的武装,但是如果完全套用,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适得其反。我们要借用农业文明的智慧,当然现代化是一个大的趋势,我在这里讲的,我们怎么样地趋利避害,我们用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里面,绿色的哲学,农业的智慧,它是可以用的。
有人说过,现代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现代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我做一个比喻,这就叫血脉,我们要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基因、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这可能就是传统农业文明他的生命和价值所在。
我们的现代化可以用传统的智慧,这一点我愿与各位共勉。
谢谢大家。
编辑:邱美娴
编辑:0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