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展厅】在农业历史中溯源中华文明(一)
【编者按】11月10日晚,我校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二级教授樊志民《开讲啦》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里,樊志民教授以《在农业历史中溯源中华文明》为题作演讲,自信幽默,侃侃而谈,诸如“你可以不知农,可以不事农,但不可以轻农”等话语均受到校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演讲因受播出时间限制,多有删节,这里刊发原稿,以飨读者。
各位,大家好!世界文明的兴替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文明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数千年,我想他肯定有一些非同寻常的地方。英国的哲学家罗素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华文明在世界古国里面是唯一一个得到延续和没有中断的文明。罗素他还说,他说中国人学佛学,但是中国人没有变成印度人,中国人也学西方的科技,但是中国人没有变成欧洲人。我们经常讲文化自信,如果我们的五千年文明没有中断,这可能是我们最值得自信的地方。 罗素的命题里面,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原生文明和次生文明这样一个概念。什么叫原生文明,什么叫次生文明?学术界倾向于这样去判断:世界上凡是用表意文字的都是原生文明,凡是用表音文字的都是次生文明。因为人类早期的认识能力可能只是会照葫芦画瓢,所以在中国的“六书”里面概括为象形指事。古埃及早期有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有象形文字,玛雅人早期也用的象形文字,我们中国东方也是象形文字。但是大家考虑到了没有,现在的世界,以表音文字居多。为啥会出现表音文字呢?它的文明遭到了某一些变故,受到了某一些冲击,甚至出现了中断,中断的时候他不可能再“依葫芦画瓢”,所以依音、依声托事。这些东西我画不出来了,但我知道他叫啥,记录一个音。现在在四大文明古国里面,只有我们中国的汉字还是象形文字,所以这也佐证了罗素的这样一个推断。
当然,我不能和罗素比,但是我也用我的大半生在证明着中华文明的原创性问题。实际上,我是从两方面去做工作的,一个是借助于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这样一个平台,向大家宣介我们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优良的农业传统。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们的专家教授、还有我们的游客观众,甚至到中小学幼儿园,我给他们承担这样一个(学术普及)工作。我连续多年,春节初一的那一天,在农史馆做着学术普及的工作。第二个是借助重大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的撰著,我(们)组织了一个团队,从学理上阐释我们的文明为啥没有中断,我们中国的农业有哪一些值得我们现在借鉴的东西。 我的基本观点是 :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是中国的农业没有犯颠覆性的错误。我们的文明没有中断可能得益于这么三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独具的自然禀赋,第二个我们智慧的生存理念,第三个就是我们强大的更新完善能力。我下面就循着这三方面为大家做演讲。 一、独具的自然秉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地理学的角度审视过我们的中华大地?我作为一个搞历史,搞农业的人,每每看到中华大地的时候,尤其是从宜农的这个环境讲,我发自内心地说,“天佑中华”!
老天爷给了我们中国这样一块好的地方:一个他是适宜的纬度,也就是我们讲的中纬度地区。老天爷如果把我们降生到北极圈的话,我们现在还是爱斯基摩人;老天爷如果把我们降生到赤道那个地方,我们可能还是原始的土著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中纬度地区,他的温凉寒暑,给植物一个周期性的指示,在这样的一个指示下我们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样的事就顺理成章地出来了。
另外一个,我们辽阔的大地,我们从北到南具有多样的农业类型,北方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中原厚重的土地;我们江南灵秀的风光。在世界许多国家里面,可能一种农业类型,个别的两种农业类型,一个国家三重农业类型兼具的这个好像很少,它这三种农业类型结构功能互补,北方人的遒劲,中原人的厚重,江南人的灵动,我们只有一个农业类型的话,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性格可能只是一样的。另外一个,不知道大家看到了没有,我们中国西高东低的这样一个地势。我们想过没有,这样一个地势与我们的中华文明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所以日出东方,我们中华大地阳光普照。阳光普照这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假设珠穆朗玛峰在东南沿海的话,我们可能只会到下午的时候晒一点太阳。
另外一个带有一点专业术语,我们的雨热同期。我们的农作物、我们的森林、我们的草场,需要阳光普照的时候刚好水分降下来。雨热不同期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气温上升,我们需要浇水,恐怕首先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农业投资问题,老天爷把水降了,不再需要人工投入。西亚、北非、南欧中心,环地中海中心,便是雨热不同期,他的农业的代价成本就要比我们高一些。我还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我曾经比读过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其他的几个国家我们看到的他的河流走向基本上是南北向的,古埃及的河流,大家知道尼罗河南北向的,两河流域的河流也是南北向的,印度的印度河、恒河虽然有点斜,但是我们考虑到南亚地域海拔上升地很快,基本有一点相当于南北向的河。我突然发现,我们中华大地所有的河流基本上是东西向的,黑龙江东西向的、我们的黄河东西向的、淮河东西向的、长江东西向的、最后一个我们的珠江也是东西向的。
河流的走向和文明有关系吗?我突然发现南北向的河流他是垂直于纬度,在一条河流里面随着纬度的变化,他的上游、中游、下游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而东西的河流他是平行于纬度,就是说在这个流域里边他的上游、中游、下游是同一个农业类型。许多不同的农业类型放在同一个河流里面,在历史的早期经常会形成一些矛盾和冲突,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结果就是玉石俱焚,文明毁灭。然而东西向的河流,我们的山东、我们的河南、我们的陕西、我们的甘肃,都是小麦地带;我们从上海到四川,都是种大米的。
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讲它构成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基本农区,做到了同一类型农业区域面积的最大化。这个最大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呢?严文明先生讲他叫“双子星座”,拧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中华文明不可能因为一场灾异让我们的文明毁灭。我们北方歉收了,南方肯定丰收;南方歉收了,北方肯定丰收,所以他抵抗灾异的能力强。另一方面,耐受冲击的能力强。这个实际上中世纪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同样的民族迁徙,欧洲因为蛮族的入侵,毁灭了希腊罗马文明,而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给我们中华带来的是一个隋唐盛世。为啥会这样呢?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一个大概50万平方公里,一个大概20万平方公里,没有我们这个体量。当蛮族的人数超过希腊罗马的原住民的时候,他肯定带来的是蛮夷化,欧洲进入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时代。我们的北方少数民族进入我们中原以后,他固然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冲击带来一些破坏,但是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的新的要素,凡是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完成了他的农业化进程,他最后成了我们汉民族共同体里面的一员,所以民族融合的合力反倒促使了隋唐盛世的出现。
我们可能今天看到这样那样的生态环境变化,但我们中国人爱祖国这样一个情结,你如果带着你的学科、你的专业这样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你会发现他的美,我把他叫做“天佑中华”的自然禀赋。
编辑:李雪
编辑:李雪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