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别样征途】榆社博物馆游记

  我在寒假的尾巴尖正月初八这天,生平第一次去了家乡颇负盛名的博物馆。

  我的家乡――榆社县,是著名的“化石之乡”、文物大县。榆社博物馆建于1983年,它位于榆社县城迎春南路27号,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虽不如我们西农的博览园占地广,但是有许多馆藏物却是西农博览园望尘莫及的。

  该博物馆有两层。第一层是自然造化――地质遗迹厅、生命信息――古生物化石厅、千年凝眸――石刻造像厅。第二层是文明记忆――历史文物厅、印象榆社――人文历史厅、红色记忆――革命文物厅。

  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质遗迹厅陈列的各个时期的地质层剖面。主要展示的是距今530万-250万这一阶段的地层。其中的麻则沟组标准地层剖面最为典型。麻则沟组是榆社区新第三世纪世界标准地层剖面的中上部沉积物,其与下覆高庄组为不整合接触,紫红色含砾砂岩夹粘土,砂岩颗粒较粗,形成陡壁。除此之外,还有高庄组、海眼组等地层剖面在展。

  向右走就进入了古生物化石厅。在展的有奇蹄类、偶蹄类、长鼻类、啮齿类、肉食类、爬行类六大类化石。大唇犀、剑齿象、剑齿虎、三趾马等的化石都是我县独有,世界稀有的珍品。

  榆社剑齿象头骨和象牙,是我县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稀世的珍品,于1987年出土于我县云竹镇王家沟村的沙土中。驻足古化石前,单单是那长一米多、重达百公斤的头骨,已明显非今日的众多象类所能拥有,而在那蛋黄的色泽、细润的质感衬托下的两柱3.5米长的象牙,更让注目于它的游客震撼。

  看着百万年前的生物遗迹,听着导游细致形象的讲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百万年前,这头拥有庞大身躯的剑齿象,正行走在细雨霏霏的热带丛林中。剑齿象的化石,时至今日只在亚、非两大洲被发现,而且仅限于头骨或者牙齿之类的零星部分。

  “剑齿虎与鬣狗头骨”同样是榆社化石馆收藏的镇馆之宝。根据科学家的推测,这块奇异化石的生成,有它的天时地利:就在体型硕大的剑齿虎猎杀鬣狗即将成功的一刹那,当地火山喷发,将它连同鬣狗压在了地底下。

  与“剑齿虎与鬣狗头骨”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两具真实而生动的大唇犀骨架。两具骨架完整地挤压、重叠在一起,导游讲解说:“当时这对兄弟、抑或姐妹,正一起扬蹄嬉戏,或者追逐猎物,结果赶上了突如其来的火山爆发或地震。在身后的地层中,历经百万年的化学、物理作用,它们成了全球仅有的大唇犀重叠化石。”

  榆社大羚、云竹犀、银郊中国肯氏兽……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的极品,馆里还很多。

  再往前走就到了石刻造像厅。此厅的两侧是体积较小的石刻、佛首、佛身,中央是体积较大的佛像。这里的佛像、石刻大多出自于北魏及唐朝。一尊东魏的菩萨立像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位菩萨头戴高冠,双目微睁,双耳垂肩,颈戴桃尖形项圈,身披长带,似临风飘逸,跣足立于方形石座上。置身此厅的人们,莫不为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而叹服。

  走过两层台阶,就来到了历史文物厅。这里陈列着旧石器时代的石核、石片、石叶,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锤,从两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隋唐以及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物。精美的春秋吴季子剑、三彩虎形枕、北魏石棺是镇馆之宝。其中馆藏的吴季子剑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清代的铜龙纹宣德炉、铜鎏金灯、粉彩瓷像等妙趣横生,让人不禁思索,在那样一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人们是怎样造出了如此精美的物件。

  最后也是我参观时间最久的一个展厅是革命文物厅。展厅又分为六个部分:将星闪烁、星火燎原、漳河血泪、抗战前沿、英雄儿女、坚强后盾。将星闪烁部分,朱德陈赓等将帅在我县用过的望远镜、手枪仍烨烨生辉;英雄儿女部分,一位位烈士的事迹让人心痛;漳河血泪部分,一桩桩惨案令人发指;坚强后盾部分,绝地反击的情节让人赞叹……

  两个小时的参观过后,我对自己的家乡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叹之余,更多的是想将来可以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编辑:雷舒元

终审: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