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征途】残酷的现实与人性之美 ——观《红海行动》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扶贫一线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我是在大年初一去影院看的这部影片,看完后其实最直接的反应是,这真的是一部不适合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时间看的电影,让人揪心。首先,我得承认对于偏爱温情喜剧、合家欢电影的我来说,《红海行动》带给我的直接观感算不上很好,观影中几次我都被吓得惊恐,不敢睁眼继续看下去,甚至盼着电影里这场战斗尽快结束。但这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因为让我恐惧的正是电影想要极致展现的残酷的真实。
战争场面真实到可怕,尺度之大真的是在考验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轰鸣的枪炮声、映入眼帘的断指残躯、不间断的哀嚎和呻吟、随处可见的尸体,你不知道哪里会飞来一颗子弹,也不知道你藏身的地方会不会被呼啸而来的炮弹炸成碎末,把你永远掩埋在废墟里。大巴车爆炸后的搜救,每一个镜头都告诉我们战争就是会有这么多残肢断臂、血肉横飞,整车人的死亡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就像任何一个你在电视新闻里面看到的炸弹袭击死去的数字一样,你只是某个数字其中之一,没人会知道谁曾经活过。影片中张译说,我们只营救那个中国人,其他人,对不起,没有时间。这是现实。这样描写真实战争场面的电影,被搬上荧幕,或许是对和平最好的期盼。
影片改编自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当年中国海军停靠亚丁,让449名中国公民撤离当地,体现了国家对平民生命的保护和尊重。海军战士为国献身,侨民生命得到尊重,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勇者无惧,强者无敌,每一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或多或少的能感受到它想传达的意思。相较于对爱国热情的过渡渲染,我觉得珍贵的是解救侨民时一句简单的“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来带你们回家!”;激励队员时一句短促有力的“强者无敌”;还有失去队友一声嘶吼后又举起枪冲向炮火流弹。这种故事的表达是自然而不是故意的,是更真实更动人,自然流露的主旋律情怀。
这里的战斗没有孤胆英雄杀进敌营毫发无损,这里真实的恐惧,有紧张,有疼痛,有死亡;是有血有肉的军人依靠着极高的军事素养、极强的团队协作、对命令的严格执行、不惧死亡的勇气从而完成的。而在炮火轰鸣、血肉横飞这样残酷的真实面前,几个军人困在楼上杀得狂叫,他们在生命的最终展现出作为人的挣扎更加真实和触动人心。
他们都是人,不是神,在战争面前没有主角光环的保护。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爱是软肋,也是铠甲”,把异国军人带有婚戒的断指接回手掌,石头把自己和佟莉两人的合影扣成大头贴,贴在了自己的防弹衣上,镜头不到2秒一闪而过,这已经是他们能给予儿女情长的最大温柔。
影片的后期,几位队员们近乎绝望的战斗,庄羽用最后的力量恢复通讯、佟莉搂着石头说“回家了”,那坚硬似铁化作绕指柔情,没有人能不为之流泪。就如网友们讨论说:《战狼》让中国人知道,中国人在海外有危险,不要放弃,祖国一定会派超级厉害的军人来救你。《红海行动》告诉我,超级厉害的军人来救你很可能会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但牺牲永远让人心痛。
电影不只撤侨背景真实,一些桥段和情节设计也根据真实经历改编。片尾的河北石家庄与山东烟台是真实籍贯,甚至连牺牲的“石头”的这个外号,也很有可能是真实的。我们看电影时会觉得通讯员看到自己的断指之后发出的哀嚎,医疗兵整个手臂被炸掉,石头炸残的脸露出的森森白牙和渐渐消失的呼吸,这些场面太过残忍,但是电影剧本不是空穴来风,真实的场景一定远比电影更残酷;电影中恐怖分子的手段残忍,毫无人性,现实中的恐怖分子只会更残忍,更没有人性。
恐怖势力的威胁从未消失,我们觉得世界很安全,是因为一直有人把枪炮声挡在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2013年到2016年,在那片土地上牺牲的公安武警,人数高达127名,有的被暴徒袭击、有的在追捕暴徒中不幸遇难、有的为救群众而牺牲,没有电影里那样的轰轰烈烈,走的普普通通,甚至寂静无声,天山雪原、长河落日,他们长眠在那片土地上。我们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为我们把黑暗挡在身后,我们理应心存感激。
这部电影的主题在春节档阖家欢乐的气氛里显得沉重,战火纷飞下生命如草芥,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节日里,我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和平与宁静是何等的珍贵。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那么勇敢,也没有军人般的钢铁意志,但是起码做到善良、努力、秉持感恩的心,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过好生活。
影片结束时,银幕上留下一行字——“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故事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奋力也付出代价,走向自己生命的结尾,我们每个人生活仍在继续,看完这部电影,希望我们怀揣着它带来的感动与力量,做好自己人生的选择,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作者: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法学1702 彭静珂
编发:马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