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中外书架】青年的信仰与使命――别让灵魂“失重”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扶贫一线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你们的利已观念使你们把自已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这种利己观念是你们和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

――《共产党宣言》

       穿过时间的回廊,170年间风云变幻,《共产党宣言》在光阴的磨砺下呈现出厚重的纹理。170年前,《共产党宣言》宛如惊雷震动世界,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先声;时至今日,它仍然散发着灿烂的真理之光,为我们的红色基因注入发展的密码。翻开这本传世之作,其中不少论断还在给予新时代下的我们全新的启迪。而最触动我的,是《宣言》中对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的描述。何为利己主义?利己主义与时代现状如何?当代青年应该以何种心态投入社会实践?几个问题时时萦绕在我心里,真正的答案还有待追寻。

       如课本所讲,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人生观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其自身的人生观。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代表者,其人生观必然是从维护其一已和利出发,主张个人至上。

       资产阶级主张利已主义的人生观,其论据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从感性出发而趋乐避苦,总是从生理本能的需要而追求于已有利的事物,从而得出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结论。实际上,人固然有其自然属性,但更重要的在于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社会属性表现为人的阶级性。自私自利的利已主义,并不是人的本性,更多表现为和有制社会中刹削阶级的本性。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的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而这唤醒了当代更新鲜的一个词――精致的利己主义。无论过去或是现在,社会上总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他们把自己打磨成这个学校乃至社会最需要的样子,利用规则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样的选择并没有问题,社会也的确需要这样的精英。只不过如果问起他们的梦想和初心,估计他们很难给出遵循本心的真实答案。诚然,当我们的谋划、才智、优秀,通通成为谋取私利的武器,当我们眼中只有自我与利益,谁来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奔走,为人类福祉而努力呢?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这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恰恰‘聪明反被聪明误’,从个人来说,其实是将自己套在‘名利的缰绳’中,是自我的庸俗化;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

        但是,作为当代新青年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从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海归”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再到赓续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无数知识分子心有“大我”,以铁肩担起道义责任,以智慧推动历史前行。

       宋人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道义、重德行、勇担当,尊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绵延至今仍熠熠生辉。时代变迁,这一代的我们应该汲取时代的养分,坚定高尚的信仰,像一百二十年间日升月落里的每一代先辈那样,以深刻的洞见、有力的呐喊、奋勇的担当扎根洪流。

       百年间,火炬一代又一代传递,每一代人使命不尽相同,但都回应着时代的召唤。每一次对旧日精神的追勉,需换来映照当下的实践;每一次对现实的反思,需换来变革中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每一次“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自问,需换来为他人幸福拓展纵深的自觉。人生的意义在何处?我想,正是存在于不断丰富和饱满自身灵魂的过程之中,存在于积极的奉献与给予之中。

      今天,我们迎来一个世人瞩望的新时代,面临复兴大势,身处时代大潮,迫切需要当代青年砥砺精气神,担起大道义,把浓厚的家国情怀倾注到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实步履中,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新时代的奋斗召唤中,把深重的道义担当转化为祖国和人民所急盼的创新实践中。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锐意进取、沉潜蓄势,当代青年一定能把个人理想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这方山河就是我们的土地,青年的方向就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作者:法学1703班 余婧

                                                                                                                                                                                          编发:李春雨  刘彦宁

编辑:李春雨 刘彦宁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