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故乡的味道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等信息)。
这一次,终于轮到我独自前往T3航站楼。一手拉着行李,一手提着电脑,加快脚步,收起笑容。从安检口到登机口这段不长不短的路,瞥见了各式各样的免税店和餐馆还有标着陕西特产字样的店铺,看到了学生模样、商人模样、游客模样和我一样行色匆匆的人,听见了五湖四海或绵软或卷翘的口音。可这偌大的机场喧喧闹闹却与我隔绝,我褪下了在学校时候的匆忙和勤奋,戴上了独自一人不得已的盔甲,这时的自己,除了无论去哪儿都要随身的行李和机票上目的地的家乡,别无其他。
滑行起飞,古城建筑的楼顶渐渐远去,飞机进了轻薄的云层,再在平流层稳定。我没有像之前那样望着窗外暗自惊叹云海,拉下了遮光板,觉得胃有些难受。
飞机落地国内到达,扑面而来熟悉的气息味道,风景等过客,故乡等归人。爸爸接过我的行李,问我回家第一顿晚饭想吃啥。我在关中塞了小半年的面食,最幸福莫过于你知道家里有温热的煮出米香的大米粥,有味道纯正外酥里嫩,一口下去触及嘴唇感觉得到酸甜口感的锅包肉,有醇香高汤的东北炖菜,有妈妈很拿手的鸡蛋羹。这是时光烙在了味蕾上的味道,随生而生,永不磨灭。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大概是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梁实秋的《味至浓时即家乡》中写“北平中秋以后,螃蟹正肥,烤羊肉亦一同上市。口外的羊肥,而少膻味,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肉之一。不知何故很多人家根本不吃羊肉,我家里就羊肉不曾进过门。”
我总说,我是浪迹天涯都不会有羁绊的人。可以在孤独时候可以自然地举头望月,可以在浪迹时分讲樱花树下的落雨绝伦,让那些没有遗落在风里的念依旧可以安静的生长。可直到那一晚吃了顿正宗的东北菜以后,难受了很久的胃莫名其妙地好了,我才知道,无论脚步走多远,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那间热闹的厨房和那张温暖的餐桌,它就像一种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回到家的第二天,我不出意料地睡到了正午。推开窗试探温度,扑面的许久不触及的熟悉味道令我措手不及——掺杂着细碎阳光还有残雪的气息,不偏不倚以适当的温度吹进来。忽然想起飞机下落时分,不同于江南的穿梭河流,不同于古镇的重檐砖木房屋鳞次栉比,我俯览着家乡的黑土和山丘时候,期待的就是这样的空气,不寒不躁,温和又充满冬天的气息。这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情混合在一起,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之前看过一句话“家的味道,是一炉冒着热气的缸炉烧饼,是年复一年勤耕不辍的日夜晨昏。”想来,美食和风景,真的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餐桌旁的一蔬一饭,生活上的一饮一啄,总可以为我们娓娓道来。愿你有诗有梦有味道,有坦坦荡荡的远方。
作者:尹诗雯,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1702班
编辑:邱美娴
编辑:0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