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书架】世界读书日——春日好读书(下)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
四月二十三,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春日正是读书时,学生天地栏目收到了许多同学关于读书有感的来稿,特与大家共赏,品悟读书雅趣。
《我们仨》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的故事。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一段坎坷历程。杨绛仙去时,搜狐网评“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一百年无情而漫长,而她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绝代风华,她以百余年光阴,芬芳了一个世纪。
工管1710 侯春萌
《不吃鸡蛋的人》
女孩周允生长在简朴的工人家庭,母亲精明好强,父亲温和懦弱。从童年起,她就被母亲视为改变自己命运的稻草,一直乖巧懂事地成为父母眼中有出息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甚至为了省一笔住宿费,谎称自己不吃鸡蛋。小说以世代累积的上海现代市民生活为背景,正面写一个女孩的身体及内心的成长史,侧面写一个被慢火灼伤的家庭的体面与困窘,反映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困窘,引发读者深思。我们的成长如此漫长,需要不断勇敢和决绝。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式家族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这个时代的故事。但它也不单单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故事,时代总是骤然断裂,骤然碰撞,旧人挣扎着成为新人,顺应时代的新装束。而无奈的是,新人终究要面临时代变旧,人总是会被挤到时代边缘。于是有了挽歌,有了诗,有了画,有了钱佳楠的故事。
外语1604 李秀文
《皮囊》
“皮囊”,初次读到这个词语,只是粗略的评价,记得还曾与舍友开玩笑,“瞧,用你的《皮囊》换我的《活着》,有没有很高端”。接着便是真正开始阅读了,这注定将是一次用人情世故浇筑的心灵的洗礼。“人为什么有皮囊,只是为了隐藏住那颗连自己也无法知晓的心?”也许某时某刻你会如恍然大悟般,觉得自己洞悉了一切,也可摆托了一切。但其实,无论人或事,你永远也只能以第三者的身份观看,这是一种最明晰却又最无能为力的方式,苦苦挣扎仍旧深陷其中。这是我读此书的初次感受。
工管1710 黄绚
《红楼梦》
《红楼梦》的成功,我认为其中的诗词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者开篇便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短短二十个字,意味深长的道出了自己的创作之苦和其中包含的深长哲理。接着又以“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描写太虚幻境,反复回味,让人不禁感叹人生何不是这般真真假假有有无无。《红楼梦》,就这样用它绝妙的诗句,把我带进它的世界,遨游畅翔。
先说贾雨村,虽然人品不叫人待见,但他在馒头庵作的几句诗却真正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用“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抒发自己的鸿鹄大志,用“蟾光如有意,先生玉人头”表达对红颜知己的爱慕之情,还凭一联“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赢得甄士隐夸他飞腾之兆已见。再者是跛足道人的“好了歌”,脍炙人口,当失去女儿看破红尘的甄士隐以“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解破时,多么精辟透彻,人生百年,什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接着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见《金陵十二钗》正副史,用诗句写出了每个人的命运,如描写被刘姥姥解救的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红楼梦》原稿“枉凝眉”中描写黛玉对宝玉的感情,“若说没奇缘,今生偏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十分贴切。在给大观园的亭子题诗时,宝玉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黛玉的“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宝钗的“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也都别出心裁,让人非常喜欢。当然,要谈《红楼梦》里的诗,黛玉的《葬花吟》必不能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感情十分悲切。不过我最爱的一句,莫过于黛玉为史湘云“寒塘渡鹤影”所接的“冷月照花魂”,这句诗,深刻道出了黛玉寒霜袭心的冷意。
《红楼梦》中的诗词,历来深受人们喜爱,《红楼梦》连续剧中为一些诗作了曲,也都十分动人。我只是截取了其中很少一部分诗,要是你也喜欢它们,并想看到更多,何不拿起《红楼梦》,去领略那些诗词特别的美呢?
资环1601 张华峰
编辑:秦格格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