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暑期实践】路途虽艰,支教暖人

  

  开课第一天

  

  小队合影

  “用优秀的实践成果与昂扬的人生理想献礼十九大,激扬青春梦”,三下乡出征仪式时青春热血涌动心间,社会实践之路上的坚实脚步稳固有力。近日,由动科学院团工委书记闫颢芯老师带队、由10名队员组成的赴杨凌区新集村支教队抵达目的地,开始了暖心育人的支教活动,为新集村孩子们送去满满爱心正能量。

  初识:第26位报名学生

  “各位村民大家好,现在广播一条消息……”新集村小喇叭为家家户户传来了西农大学生的支教消息,更传来了收获知识的美好希望。“有人敲门,快去开,快去开!”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自己的女儿敲开了村委会的大门,同时也敲开了报名的火爆盛况,限定的二十五个名额迅速报满。紧接着,队员们将家长们聚集起来,认真介绍注意事项,指导大家签订了《安全协议书》。

  就在此时,报名点走进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爷,手中牵着一位幼小的孩童。“大学生,我家娃来晚了,我知道都报满了,我们没文化,真想让娃也来听听课吧,就坐最后一排都行。”说着,老人家的眼睛湿润了。队长张飞上前握住老人家的手,安抚他先坐下。经过与村干部深入细致的沟通协商,张飞争取到了第26个受教名额。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与家长们的信任,田鑫淼激动地说道:“我们一定要将支教活动办的有新意、有意义,要为孩子们提供有质量的帮助辅导,不能辜负每一颗求知若渴的心。”

  家访:“以后我娃也能跟你们一样成大学生”

  为更好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情况,队员们还对报名学生逐一进行了家访,同家长和孩子面对面沟通想法,联络感情。伴随着明媚的朝阳,队员们一大早便出发,沿新集村二组到九组的顺序,依次对学生进行家访。服务队到达村民家后,获得了学生家长的热情接待,队员们与家长进行了愉快的沟通,并将调查问卷表发放填写。家访中遇到的一位老奶奶让队员们印象深刻,老人家无法准确听清队员们的语言,只是一遍遍跟队员嘱托家里的小孩作业字迹潦草,希望队员们帮忙纠正。当问及送孩子来上课的原因,老奶奶笑着回答:“这些小老师们都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把娃送到大学生这儿来学习,以后我娃也能跟你们一样成大学生。”质朴的话,深深的情。队员们却将这份重任铭刻于心。离开,走向下一户人家,斜射的朝阳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开课:“彼此的点滴成长都记在心上”

  正式开课的第一天,面对求知欲望很高的孩子们,队员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严肃活泼做好支教工作。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队员们认真地为孩子们解答暑期作业中的疑难。面对一群调皮的低年级孩子们,小老师们耐心认真,小到到写字的坐姿,都会正确指导、耐心教导。英语课、语文课、数学课、手工课,课程安排合理有趣,而由队长张飞带来的娱乐课程更是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绕口令、协调能力小训练、开心小魔术,这一切的巧思与投入做到了让孩子们认真学习,快乐成长。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队员们和同学们都在成长。支教队员晏显芳回顾这几天的教学经历感慨万千:“孩子们的想象力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孩子们的眼中是如此的鲜活灵动,彼此的点滴成长都记在心上。”

  教学相长,在支教过程中的队员们也在快速成长。他们能够及时解决马俊毅小朋友出现中暑的问题,稳定紧张情绪,还在另外一位小朋友出现低血糖时,迅速处理,传递温暖。在送来知识的同时更好展现西农人的情怀与担当。有小意外,更是小惊喜,他们的确辛苦,但他们甘之如饴。

  离别:“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呢?”

  转眼间,数十天的支教活动接近尾声了。在最后一节课上,孩子们将想对哥哥姐姐们说的话写在手工课自己折叠的彩色爱心上。队长张飞说到:“支教中有太多感动,太多惊喜,我们真的很舍不得他们。下个学期一定还会来看他们。”

  带队教师闫颢芯感慨万千:“这支实践队伍做的非常扎实,能吃苦,能付出。这些队员是我的学生,如今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学生。育人需要传承,他们支教时目光中那份温情与坚毅常常会让我无比感动与震撼。新集村受教的孩子们非常可爱,相遇如此美好,谢谢他们写给我的信,我视若珍宝。”

  终于,还是到了放学的时间,队员们将每一个孩子交到家长手上,做好最后一次签退,目送他们离开。一位小姑娘拉着支教队员的手。低着头喃喃轻语,久久不愿离开。

  “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呢?”

  “不久就会来的,我们一定会再来。”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