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学生天地

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引领青年铸造精英团队

 

各团队展示

团队合影 

       为进一步学习和践行“两学一做”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团学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更好地服务青年、引领青年,9月3日,动科学院2016年团学干部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营于北绣山活动中心顺利开营,学院70余名团学骨干及求职训练营营员参加活动。

  “破冰”初体验

  在简单的开营仪式后,队员被分为三组,通过“完美掌声”、“信任坐”等游戏热场后,“破冰游戏”开始。“我是坐在某某旁边的…”,每队营员需要准确记住前面所有营员的名字,伴随最后一名营员准确说出前面所有营员名字后结束游戏。通过简单的几项游戏,队员们迅速互相了解,为后续活动做了充分准备。

  团队就是力量

  “破冰”游戏结束后,各队选出队长、副队长、旗手,并设计和确定了属于自己团队的队旗、队名、队徽、队歌及口号等内容,各队分别展示属于自己的团队文化及风采。“同起同坐”是在不借助其他外力只考队员的情况下同时起同时坐的一项集体运动,考验了队员们的团队精神,一个团队能否默契的同时达到同时起同时坐的效果。经过多次尝试,各队队员充分发挥智慧,相互信任,最终完美挑战成功。“蛟龙出海”是一个团队配合的项目,全队的成员用绑腿绳将脚连在一块,横向一排,通过侧行在尽量少的时间内从起点到达终点。团队配合至关重要,队员们通过沟通积极尝试,统一节奏和标准,通力合作,相互支持,最终快速到达终点。

  智慧与合作

  “立体电网”要求各队所有成员全部通过1米的立方体,过程中不允许触网,游戏过程中,各队成员分工明确,积极尝试与思考,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彼此团结互助,最终全部顺利完成挑战。此项活动有力提升队员分析能力及对信息细节的敏锐度,体会团队成员之间加强合作的重要性,提升主动合作意识。“极速60秒”项目需要各队在60秒内完成对代表1-30数字的图片按顺序抽出,队员们按照分组相互配合,信息共享,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使体会到上下统一,步调一致,高效执行力带来的惊人效果,同时思维的突破,在规则中寻求创新,增强学员之间共同创造的成功的集体观和荣誉感。

  奉献的精神

  “支援前线”则以抗战胜利71周年为背景,各队通过“前线”需求向“战士”运送“物资”,使队员充分体会到团结一致、勇于奉献的精神。“成功圈”作为活动的终极挑战项目,所有队员汇聚成一个大组,所有队员依次轮流通过由所有队员用双手拉起的离地一米的环状绳索。“成功圈”要求全体同学拉紧手中的绳子,为队友铺就一条成功之路。同学们强忍着手上的疼痛,为了队员走完路程而默默坚持,帮助其踏上成功之路,同学们一同为学院为同伴加油呐喊,现场气氛热烈异常。

  传承、责任与担当

  “好,大家好,我们团队越来越好。”响亮的口号响亮而坚定,通过一天的团队挑战,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感受到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合作,什么是感恩,队员们超越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与此同时,大家也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到了身为一名学生干部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像最后的那个“成功圈”,每个人都需要坚守住自己的岗位,不懈怠,才能够打造出“成功之路”,引领集体走向成功。

  团工委副书记霍丽坤表示:“这次活动,帮助我们建立起了同学们之间的信任与默契,明白了一个团队该如何走向成功,变得强大,也明白了团队精神的深刻内涵”

  学生会主席李新舟说:“这次活动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便是明白了感恩的含义,深切体会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成功得益于背后许许多多人的默默付出,感恩动科团学大家庭的团结,也感恩大家长期的无私付出与奉献。”

  秘书处处长王俊永说:“素拓一天下来很累,但收获满满,从一开始大家互相不是特别熟悉,慢慢磨合到最后大家齐心完成终极挑战,这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只要我们有一个团结一心的团队,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做不到的,加油!”

  组织部部长张禹说:“从相互记名字到支撑着大家一个个从绳上走过,我们从认识变得熟识,从相信转为信赖,也从互帮互助走向了团结一致,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打造出一直最优秀的团队,承担起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编辑:王婷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