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我的云课堂】(22)云端一方屏同赴《物理》约

大学物理是我校面向本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80学时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涉及2020年春季学期19个工科专业的81个班,大约2400名学生。为保证疫情防控时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中心多次召开线上教学研讨会,结合我校学生情况、专业设置及课程特点,积极筹划,只为精心打造大学物理这门在线课程。

杜光源老师上课图片2.jpg

一、在线物理要开课,师生感觉有点难

大学物理用高等数学工具解读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微积分的应用非常普遍,多数学生适应较慢,常有“物理已非当年物理”的感触。另外,线上授课教师无法通过肢体语言、师生对话和观察学生等途径即时了解学生听课效果,导致授课过程代入感弱,课程进度较慢。因此,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保障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方式和设计教学环节。

二、教师备好丰盛宴,静等学生来赴约

1. “慕课+腾讯课堂+雨课堂”在线教学模式

“慕课”用于学生课前在线预习,“腾讯课堂”为授课直播工具和观看课程回放平台,“雨课堂”则用于师生互动及课后答疑。另外,考虑到QQ软件的普适性和超强服务器功能,我们将“QQ直播”作为突发情况下的备用直播途径,而QQ群亦可用于课程资源发放、作业布置、通知公告、师生间问题讨论及课后答疑。

2.教学资源准备

(1)设备资源:直播用摄像头、话筒、耳麦、高拍仪等。

(2)学习资源:电子版教材、课堂教师用PPT、中国大学MOOC资源、课前预习任务单等。

1111.png

三、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让学生“爱上”物理

1.课前设计

(1)教师“很忙”

①提供课前预习视频和课堂用PPT。选择适合具体节次的MOOC视频,提供教师课堂用PPT,设计预习任务单,以便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高效预习。

例如在热学“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一节中,我们选择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梁林梅教授主讲的“热学第三讲”,时长18分钟。该视频除了讲解本案例基本知识点外,还包括一段3分钟的演示实验,直观展示了本节课的难点,弥补了在线教学无法课堂实践的缺陷。

②梳理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留在直播课堂讲解,个别问题则一对一回复。通过这个环节可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也能部分缓解学生对课程的畏难情绪。

③多举措消除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物理课程之间的“隔阂”。学生与教师和课程之间的心理距离感,会成为在线课程有效开展的一道障碍。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和学生站在同一阵营,齐心攻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难关,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下位的接受者”,教师才能真正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我们创造多途径师生互动环节,并在其中融入教师的情感,具体做法有:在QQ聊天、课后答疑、发布公告、作业点评、电话交流、邮件回复中融入感性因素,适当中和物理课程的理性特点。

2222.png


(2)学生“也不闲”

①课前预习。结合电子教材、课堂用PPT和MOOC教学视频,初步完成教师下发的预习任务单。

②在学习群反馈预习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

3333.png

2.课中设计

教师在屏幕前需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利用腾讯课堂“画中画”的功能,让学生能看到教师,进一步增强学生听课的现场感。授课环节若碰上复杂的公式推导,则借助高拍仪设备拍摄现场手写推导过程,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教师的存在,而不仅仅是“PPT旁白主人”的感觉。

适时利用腾讯课堂讨论区、举手、答题卡功能等和学生进行互动,尽可能获悉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40分钟分时段进行设计。第一时段,根据MOOC预习及学生课前反馈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利用腾讯课堂“举手”功能或点名方式督促学生课前积极预习和回答问题。力求不同课堂能使不同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第二时段,以课堂PPT为载体归纳总结主要内容,强调重点、攻克难点和补充部分内容。第三时段,通过测试题目实现知识应用,根据答题情况有针对性讲解物理知识。精心设计能提高学生素质、并融入课程思政的案例。

例如,在热学课堂中精选例题:试从方均根速率角度分析地球大气成分中为何没有He和H2而富有N2和O2?在分析比较热运动(促使气体逸散)与地球引力(阻止气体逃逸)两种作用的抗衡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地球大气中为何CO2很少,但我们的邻居金星和火星CO2含量却很高?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1.png

3.课后设计

(1)关注学生考勤及听课时长,通过QQ私聊督促缺勤和看直播时间不足的同学及时观看课程回放。

(2)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批改主要采用一对一回复的方式,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则发起课后讨论,并及时讲解重难点作业。

(3)布置新的MOOC预习视频和预习任务,征集并梳理下次课程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回望十周在线课,润《物》细无声

1.消除空间“距离”,关注学生动态。

在课程内外,教师全程督学导学,赋予学生更多关注,力求达到除了引导学生习得知识和锻炼思辨能力的目标外,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生在“未谋师面只闻师声”的现状下,对任课教师和大学物理课程多一份亲切感。

2. 教学内容,科学取舍。

自2019年秋季以来,每节课时长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为40分钟,同时在线授课进度较面授模式稍慢。同时考虑到学生有教师推荐的有针对性的MOOC为预习资源,因此我们适当缩减了物理知识点的讲解,而将更多精力用在课堂上知识应用和课后学生学业评价的环节上。

3. 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了课前预习任务单、课中问题讨论和课后学习群讨论等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体现了教学方法中“以学生为中心”优于“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效果。

4.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

为了响应教育部“课程思政”的号召,在线大学物理课程积极探寻思政元素,和物理知识水**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育人教育。

五、小节

在线大学物理课程构建了基于“慕课+腾讯课堂+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同时结合QQ群交流平台实现了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交互使用、服务不同环节的教学活动。在每个教学环节,我们珍惜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最大程度消除了学生与教师和物理课程的隔阂感,增强了学生与物理课程的亲近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见屏如面”的教学效果。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